181-2638-7162
18126397365
CONTACT US
服务热线
发布时间:2025-09-10 来源:鼎华国际认证(深圳)有限公司
现在做LED灯具或者带屏幕的电子产品,客户老问有没有蓝光检测报告,特别是护眼灯、儿童学习灯、台灯这类产品,市场上对蓝光危害的关注越来越高。其实目前在国内并没有一个叫“蓝光认证”的官方强制认证,所谓的“蓝光认证”更多是企业自己宣传的说法,真正能拿得出手的是第三方实验室出具的蓝光危害检测报告。
这个检测主要依据的是国家标准GB/T 20145-2006,这个标准和国际上的IEC/TR 62778是一致的,核心是看LED光源发出的蓝光对人眼视网膜有没有潜在风险。实验室会用光谱分析仪测量光源在400到500纳米波段的辐射强度,然后计算出蓝光危害加权值,最后判定属于哪个风险等级。
通常结果会分为四类:无危险类(RG0)、低危险类(RG1)、中等危险类(RG2)和高危险类(RG3)。市面上正规的护眼产品基本都要做到RG0或RG1级别,尤其是卖给学校、办公室或者儿童使用的灯具,客户都会要求提供RG0的检测报告。如果是RG2以上的,就得加警告标识,一般没人敢用。
检测过程其实不复杂,送一个成品灯过去,实验室在暗室里用设备测几个角度的光谱数据,结合照度、观察距离这些参数算出来就行。费用也不高,一般两三千块钱,快的话一周内就能出报告。深圳、广州这边像CTI华测、TÜV南德、莱茵、威凯这些机构都能做,报告上会盖CMA章,具备法律效力,电商平台和采购商都认。
需要注意的是,有些厂家自己拿个手持式蓝光测试仪测一下就说“通过蓝光认证”,这根本不作数。真正的检测必须由具备资质的实验室完成,设备要校准,环境要受控,流程要符合标准要求。
另外,别以为换了灯珠就万事大吉。同样的灯珠装在不同结构的灯具里,因为反光杯、扩散板、遮光角的设计不一样,最终的蓝光危害等级也可能不同。所以最好是整灯送检,而不是只测光源模组。
还有一点,蓝光危害只是光生物安全的一部分,有些客户会连带要求测紫外线、红外线、闪烁(频闪)这些项目。如果要做全面一点,可以打包一起测,费用稍微高点,但一份报告全涵盖了,客户看起来也更放心。
说到底,蓝光检测不是为了应付差事,而是回应市场对健康照明的实际需求。现在消费者越来越懂行,有没有检测报告,差别很明显。花几千块做个正规报告,贴在包装上或宣传页里,比空喊“护眼无蓝光”要有说服力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