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6-2037-7341
18620377341
CONTACT US
服务热线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来源:鼎华国际认证(深圳)有限公司
一、关于 UN38.3 运输测试报告
UN38.3 是国际上对锂电池在运输过程中安全性的一项强制性要求。它来源于联合国发布的《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和标准手册》中的第38.3节,因此得名 UN38.3。只要是含有锂离子或锂金属电池的产品,在进行航空、海运或陆路跨国运输时,都必须提供这份测试报告,否则无法顺利出货。
简单来说,没有 UN38.3 报告,很多航空公司和快递公司(比如 DHL、FedEx、UPS)是不会收你的货的,尤其是在空运环节,查验非常严格。

二、哪些产品需要做 UN38.3?
所有带锂电池的设备或单独出货的电池都需要。比如手机、笔记本电脑、移动电源、电动工具、蓝牙耳机、无人机、电子烟、储能设备等。无论是电池单独出口,还是装在设备里一起发运,只要里面有锂电池,基本都逃不开这个要求。
特别注意的是,电芯(cell)和电池组(pack)是两个不同的主体。如果你卖的是电芯,要做一次 UN38.3;如果把这些电芯组装成电池包再出口,这个电池包也需要重新做一遍测试,不能直接沿用电芯的报告。
三、UN38.3 包含哪些测试项目?
目前执行的是最新版本 Rev.8(2022年起实施),一共包含八项严苛的安全测试,模拟电池在运输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极端情况:
1. 高度模拟测试:把电池放进低气压环境中,模拟飞机在高空飞行时的舱内压力变化,看会不会漏液、鼓包或起火。
2. 热循环测试:让电池在零下40度到正75度之间反复变温十次,考验它在冷热交替环境下的稳定性。
3. 振动测试:模仿卡车、飞机或轮船运输过程中的持续震动,检查内部结构是否松动或短路。
4. 冲击测试:给电池施加剧烈撞击,类似运输途中突然跌落或碰撞的情况。
5. 外部短路测试:在高温环境下人为造成正负极短路,观察电池是否失控。
6. 挤压或针刺测试:对电池施加物理压力,甚至用钢针穿刺,验证是否会起火爆炸(特别是大容量电芯必须通过)。
7. 过充测试:以两倍于正常充电电流的方式强行充电24小时,测试保护电路是否有效。
8. 强制放电测试:将多个电池串联后反向放电,检验其耐受能力。
这些测试的目的只有一个:确保电池即使在异常条件下也不会发生热失控、燃烧或爆炸,保障运输安全。
四、UN38.3 报告长什么样?
这是一份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出具的技术文件,通常包括电池的基本参数、测试依据、每一项测试的过程与结果、最终结论以及实验室盖章签字。报告最好是英文版,方便国外客户和航空公司审核。有些国家或货运代理还会要求附一份简明的“测试概要”(Test Summary),这是国际航协(IATA)从2020年开始新增的要求。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 UN38.3 报告本身没有官方规定的有效期,但行业内普遍认为 1到3年是比较可信的时间范围。如果你的产品设计有变更,比如换了电芯型号、调整了容量或保护板方案,就必须重新测试。
五、和其他认证的关系
UN38.3 并不是孤立存在的。它通常要配合其他文件一起使用才能完成锂电池的合规出货。比如:
- MSDS(现在叫 SDS):即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,说明电池的成分、危险性及应急处理方式。
- 运输标签:外包装上必须贴有“锂电池标记”和“第9类危险品”标签。
- 运输声明文件:如果是走空运,发货人还需要填写 IATA DGR 的危险品申报单。
这几个材料缺一不可,共同构成锂电池安全运输的完整证据链。
六、有没有例外或豁免情况?
有的。对于小功率的锂电池,有一些豁免条款。例如:
- 锂离子电池能量小于100Wh,且每批数量不多;
- 或者设备内置的电池容量很小(如蓝牙耳机、智能手表);
这类情况可以按照非限制性货物来运输,手续会简化一些,但仍建议保留 UN38.3 报告以备查验,因为海关或机场一旦抽查,拿不出来就会被扣货。
七、去哪里做测试?
建议选择具有 CNAS 和 CMA 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,这样报告更具权威性和国际认可度。常见的机构包括:
- 全球通检测(GTS)
- SGS 通标
- TÜV 南德、TÜV 莱茵
- UL 美华
- 鼎华国际认证(DHIA)
- 广州、深圳等地的计量院
整个测试周期一般为 7 到 15 个工作日,费用根据电池类型和容量有所不同,普通小型电池大概几千元人民币。
总结
UN38.3 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文件,而是锂电池出口的“通行证”。无论你是做跨境电商、外贸代工,还是自主品牌出海,只要涉及锂电池运输,就必须提前准备好这份报告。它不仅是清关所需,更是对运输安全负责的表现。